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751号
020-84999288-813
近日GTC总部实验室收到两件“特殊的样品”,客户带着一颗褐黄色宝石戒面和一件蓝色宝石吊坠前来鉴定。经检测褐黄色宝石为褐黄/紫红变色石榴石,蓝色宝石为蓝晶石。该蓝晶石颜色较为均匀、透明度好,不具备经验的买者容易误认为蓝宝石。由于硬度不足,即使是优质的蓝晶石与蓝宝石相比的差价还是相当大的;而变色石榴石戒面目前国内零售市场少见。
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在买到品种难以判断的宝石时可前往实验室进行鉴定,避免误购或造成争议。
本次鉴定过程小编请到GTC总部实验室鉴定师“小龙“为大家详细讲解相关测试:
1. 首先肉眼观察样品外观,获得一些基本特征
样品A 三角刻面形、透明度好、表面光滑棱线笔直、强玻璃光泽、未见解理和断口。日光灯下紫红色,白炽灯下褐黄色。
样品A
样品B 椭圆刻面形、透明度好、玻璃光泽、可见色带,蓝色。
样品B
小龙:有些样品的透明度差或者表面毛糙就无法进行偏光镜测试或折射仪测试,这两件样品都可以的。
2. 第二步采用偏光镜测光性特征
判断样品属于均质体、非均质体或集合体
经检测样品A正交偏光镜下全暗,有异常消光属于均质体,样品B正交偏光下四明四暗,属于非均质体
偏光镜下样品A
偏光镜下样品B
小龙:均质体的宝石种类不多,因此缩窄了可能性范围,也确认了样品A不是碧玺(送样人是当作碧玺戒面买的)。
3. 第三步采用折射仪测折射率,此步骤是鉴定样品种属的关键步骤之一
经检测样品A的折射率为1.755
样品B的折射率为1.714-1.726
小龙:样品A的折射率在石榴石的范围内;样品B的折射率可以排除蓝宝石(常见1.762-1.770),在蓝晶石的范围内。
4. 第四步测密度
裸石可测相对密度,用净水称重法测得样品A相对密度为4.03;镶嵌的样品无法得出准确的宝石相对密度。
5. 第五步采用二色镜进一步验证样品光性
经检测样品A无多色性 样品B多色性明显,颜色呈蓝色及淡黄色
6. 第六步采用分光镜看吸收光谱
经检测样品A有铁元素致色的吸收光谱
样品B无特征吸收光谱
7. 第七步采用红外光谱仪检测光谱
首先先做背景图减少干扰,通过光谱比对,样品A经红外反射图谱测试特征与变色石榴石反射图谱相符,可以确定样品为变色石榴石。
样品B经红外反射法测试特征图谱与蓝晶石反射图谱相符,可以确定样品为蓝晶石。
8. 第八步采用显微镜观察,观察样品的内外部包体特征以及是否有经人工优化处理的包体特征。
经检测样品A有天然金红石针状包体,无人工优化处理包体
样品B有羽状纹、清晰的解理面、清晰平直的色带、气液包体,无人工优化处理包体
以上样品首轮测试完毕,随后由另一名鉴定师复检核对。
最终结论 样品A: 变色石榴石 样品B:蓝晶石吊坠
小龙:以上鉴定步骤的顺序、鉴定仪器的选用并不是固定的,可能有些步骤为了演示而重复了,也有可能不同的鉴定师会选用不同的仪器设备。作为鉴定师首先要有清晰的鉴定思路,然后经验累积也很重要,这样就可以确保结论的准确性了。
专栏 | 实验室见闻 下期再见
上一篇: 专栏 | 第7期 珠宝知识1001问
下一篇: 周大福&中国集邮总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